喜欢《诗经》都知道,《国风》就是各地的民歌小调,但是怎么会被周王室视为正统渐而成为礼乐以及逐步高至经书之一的?这里面的过程其实又简单又丰富有趣。
《国风》第一首《关雎》,选自《周南》。
周,周国。南,南方诸侯之国。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周成王时由周公旦辅佐并制作礼乐,当时采用的是文王时期广为流传的民俗之诗。他们为诗配上管弦,初期,只是在王室内院作为房中之乐。后来,渐渐流传推广到诸侯、乡党,于是天下便以此中诗礼形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
所谓《周南》是指非国中而已,其中杂以不少南国之诗。而全部从南方诸侯国中采风所得的,便叫《召南》。
这段话指出了《关雎》的背景,首先便是王者之风。它代表的是王的行为、道德和情怀。以此自上而下约束群小。
同时也能看出,它是从阡陌原野的小诗被改变演绎成王室之礼乐的。
那这个过程中,被改变痕迹最大的应该是这一句: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芼:熟而荐之也。 联系到前面的荇菜从流、采到芼,这里是把菜做熟了作为祭祀之物的意思。如果是婚礼上的祝祷祭奠,这个场景合理。但是后面的“钟鼓乐之”就不是民俗了。
钟:金属。鼓:革属。乐之大者也。
“琴瑟有之”,一般民见音乐人还可以随身携带,怡情怡性。但是钟鼓这样的“乐之大者”也就只有公侯贵族王室典礼上才可以使用和演练的。这是王乐的特征,也即是被改变的诗章。
这最后一章的改变至关重要,从此它就能代表王庭正礼自下而上,又由上及下地反射回去,好比民女入宫,经过一番历练最终胜出而母仪天下。
大家都知道,文史哲不分家。即便是欣赏,也要从文学、人性、历史几个面来看只才能多少看懂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