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求才若渴 只是他究竟需要什么人?

中国古代有两个时期,是人才极之鼎盛的时期,一个是战国时代,一个是三国时代。

人才鼎盛只是因,创造出来的成就却是果。这两个时代,是中国文明史上两个高峰时期,恰巧这两个时期都被称为乱世。其间所创造出来的思想成就、文治武略却完全不逊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治世。

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和思想自由不能割裂关系。不妨看些文献: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蠭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这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中的说话。说话很明显指出九流十家兴起的背景,和政治混乱有关。由于政治混乱,国君对人才的需索特别大,希望有能之士提出治国之方,使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可以说,什么思想,受用与不受用,都有免于责难的先天优势。人吗?在乱世中希冀求出仕途,也竭尽所能,贡献才学,事实上他们都可称为“股肱之材”(班固语)。

时代因素促成曹操求贤

三国时代又如何?曹操为了加速达到统一全国的愿望,下达了三次的《求贤令》(史称“求贤三策”)。

建安十五年的《求贤令》: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之陋,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建安十九年的《求贤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苏秦定弱燕。由此言之,士之有偏短庸可之乎?”

建安二十二年的《求贤令》:

“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三次求贤令在八年间提出,可说对贤才的需求是多多益善。三次求贤令的主题是:具有智谋和能力就可。

这样的提法当然是有针对性的。汉朝的察举制,以孝廉为纲,重视人的品德、节操,加以门第观念甚深,到了三国时代,已不能像之前那样选拔人才。曹操的看法,一方面是见识,另一方面也是时代局限。总之,曹操他需要像管仲这一类在某方面有缺点但却极有能力的人才,多过碌碌无能的孝廉之士。

(此文删节自〈中国古代社会是珍惜人才还是排拒人才?〉一文)

作者: 郑楚雄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